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解決方案
                                                                                電動汽車發展需“政策主導+技術支撐”
                                                                                來源:《光明日報》時間:2011/7/6 23:45瀏覽:986次

                                                                                  德國是傳統汽車工業強國,汽車工業產值占德國GDP總量約20%。為保持德國在全球汽車工業的領導地位,德國政府和產業界近年來前所未有地加大了電動汽車研發與產業化力度。德國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要點思路對促進我國電動汽車發展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政府主導 搭建高層合作平臺

                                                                                  德國主要由經濟技術部、交通部、環境部和教育科研部聯合推動建立電動汽車發展產業。2009年以來,通過建立多部委協調機制,以及成立聯邦層面的電動汽車聯合工作組,加強統籌協調力度,系統推進電動汽車發展。

                                                                                  德國政府已提出到202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到2030年達到600萬輛的發展目標。德國政府于今年5月18日發布了最新的電動汽車政府行動計劃,提出將2013年年底前投入電動汽車研發的政府資助由之前規劃的10億歐元提高到20億歐元,并將推動建設3—4個國家級大規模示范項目。

                                                                                  德國政府還計劃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并修訂相關法規,進一步加大激勵力度:所有在2015年底前購買電動汽車的用戶10年內免征機動車稅;從2013年起,為用戶提供2000—3000歐元的購車補貼,聯邦政府每購置或租賃的10輛公務車中,必須有1輛以上的電動汽車或每公里碳排放低于50克的汽車等。

                                                                                  培育核心競爭力 夯實產業基礎

                                                                                  德國在電動汽車本體技術和動力電池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一方面,德國化工巨頭在動力電池研發水平和產業化進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另一方面,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通過加強資本運作與研發投入,積極實現向電動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角色轉換。在產業布局方面,德國車企積極開展資本運作與產業合作,以加強對電池、電機等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的掌控。在實路測試方面,德國車企也積累了重要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政府與其產業界之間已經達成較強默契,目的是加強對本國企業的保護。今年5月份,德國將原定于2011年底結束的市場準備階段延長到了2014年,與德國主要量產電動車型在2013年才推向市場的進度保持一致。與之相對應的是,德國政府計劃到2013年再推出用戶購車補貼政策和政府公務車領域強制推廣措施,這都體現了其對本國車企和本土市場的保護。

                                                                                  整車充電 整體優化能源系統

                                                                                  德國政府強調從能源系統整體優化角度看待電動汽車發展,認為基礎設施與智能充電是電動汽車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政府已啟動8個區域示范項目涵蓋零部件、整車、基礎設施、運營系統、智能充電等多方面的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德國在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方面主要研究整車充電方式。德國提出到2014、2017、2020年,德國充電點總量將分別達到11.8萬、50萬和90萬個,并已計劃投資3600萬歐元,在2014年前建設7000個公共充電點。西門子、博世等德國裝備制造企業已具備全套充電設施研發生產能力,并參與了柏林、倫敦、新加坡等示范項目。

                                                                                  德國電動汽車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電動汽車是未來具有重大影響的新興產業,各國政府在開始起步階段將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F階段,我國政府需要建立相關部委的協調機制,制定國家層面的統一發展框架。同時,政府需要加強對產業界的引導,出臺針對性強、利于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法規。相比德國而言,我國電動汽車部分核心技術研發水平落后,產業化能力薄弱。我國政府和產業界應進一步重視加大研發投入,并全力提升電動汽車關鍵技術和零部件的產業化能力。

                                                                                  最后,應從能源系統總體優化角度推動電動汽車發展,重視研究智能并網技術與有關政策需求。我國應按照系統發展、整體優化的思路,將智能并網技術與相關政策需求研究作為我國電動汽車發展框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成電動汽車產業綜合社會效益最大化。

                                                                                日電科技集團

                                                                                地址: 福州市晉安區福飛北路58號麗祥大廈二層205室
                                                                                電話:0591-87842270    傳真:0591-87843220技術支持:刷新網絡
                                                                                Copyright ? 200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15008005號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